老实讲,我小时候也是个“为什么”宝宝,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。记得有一次,我问我妈:“妈妈,月亮为什么晚上会发亮?”我妈当时看着我,忍着笑说:“因为那是你和月亮都在玩捉迷藏,月亮躲到云彩后面去了。”我当时信以为真,还傻傻地在晚上拿着手电筒去找月亮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开始对编程产生了兴趣。那时候晚上码代码,突然灵机一动,想知道电脑到底是怎么运作的。我记得有一次在凌晨三点,我在电脑前翻阅着各种编程书籍,突然问自己:“电脑为什么会运行程序?是为了证明自己穿了鞋吗?”(这句话是玩笑话,哈哈)
后来,我成了一个程序员,开始接触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。说实话,那时候我真的觉得,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“十万个为什么”,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失去了提问的热情。
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,他小时候请教过一个老科学家,问“我是从哪里来的?”老科学家笑着说:“你是从你的爷爷和奶奶那里来的,他们创造了你。”孩子听不懂,就继续问:“那爷爷和奶奶又是从哪里来的?”老科学家耐心地解释了一遍又一遍。这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。
现在想想,提问真的是一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。就像我最近在看《三体》,书中那群充满好奇心的科学家们,正是因为问了“为什么”,才推动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。
当然,有时候我们也会过多地纠结于“为什么”,以至于忽略了问题的本质。就像有些家长,孩子一问为什么就嫌烦,觉得孩子太麻烦。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,孩子好奇的时候,我们应该鼓励他们、引导他们,而不是打压他们的求知欲。
我有个伯父,他是个老摄影师。记得有一次我问他:“伯父,你怎么拍出那么多好看的照片?”伯父笑着说:“其实就是多拍、多试、多思考。你学的不是相机,而是用相机看世界的方法。”这句话影响了我很多年。
所以,不管是在生活中,还是工作中,保持好奇心和提问的热情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,也能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