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,AdMaster联合腾讯QQ共推《年轻洞察白皮书》,全面揭示年轻人品牌态度和媒介行为。
1年轻人群到底喜欢什么?
l 娱乐喜好,年轻人还是娱乐为主;
l 媒介习惯,互联网、综艺节目等;
l 品牌消费,与品牌相关更容易被重视。
先看看年轻人品牌态度是什么样子?
从数据来看跟我们传统泛人群来看基本上一致的,最多是消费电子、汽车、护肤美妆、奢侈品、个人护理。年轻人群最爱讨论的消费电子品牌 Top10,与总体人群是一致的,iPhone讨论热度碾压各品牌,这不是一部手机,而是一个符号。
大学生也是这样,为什么?看看很多促进大学生信用金融的公司,快手怎么看被别人点赞他们回答我iPhone7,快手怎么看被别人点赞你一个月只还一百块钱有可以买,他们引导今天Iphone变成一种形象。你后面看到更多类似的营销,年轻人喜欢讨论的汽车品牌,跟我们普通人在百度搜得不一样,百度很务实的,全是量产车型,大众、丰田、本田,不代表年轻人一定都买这些,起码年轻人有梦想的。很多人开宝马、奥迪来的,未来共享经济,像共享单车,为什么不把宝马X1放在里面,也可以,买X1就会未来买X5、X6、X7,都是有可能的。
再看看美妆品牌,会有略微的不同,既有国际的大牌,但是没有传统欧美的牌子,还有很多年轻人,就是国内一些新贵,我们有一个客户叫做完美,他们对数据要求非常高,他们看到90后做了什么,还有阿芙精油,淘品牌出身,这些非常多。对于美妆类大家机会更大,不是说只有大品牌才能剥夺年轻人,好的也要看,本土接地气的要看,好的也要看。我们到什么程度?我不太认识。有一个明星做了一款口红,以至于某外资大品牌的口红厂商说,我出一千块钱,你们任何一个员工能拿到这个口红让我看看长什么样子,我居然拿不到,淘宝买不到,到这种程度,就被封为神话一样的存在。
年轻人最喜欢奢侈品牌,基本上一致的,年轻人还是懂经典的奢侈品牌。我们想在年轻人中打造一个新的奢侈品牌,反而挺难的,因为奢侈品真正的需要沉淀的。年轻人懂得LV到底给谁看的?LV广告不是给高端人看的,大家觉得它好就是好。这里面我们看到品牌有差异。
个人护理品牌里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,可谈性相对较低品类,还有云南白药、飘柔。我发现这些领域会用互联网的品牌往往会好很多。六神做了很多,飘柔、云南白药,今天90后,不会用互联网你很难。刚才我谈到被细分化的功能需求,做一个PPT,到底应该大而全,还是应该小而美,今天看见我们客户宝洁面临压力就是我们做一款牙膏也好,它的佳洁士是所有功能都有的牙膏。但是它的市场不断被拆分,被拆分有止血的云南白药牙膏,冷酸灵牙膏,今天在90后和新一代人群中细分市场,越精专你会花更少的钱达到大品牌达不到的作用。
2年轻人的品牌态度
1、对于豪华品牌
他们并不很仰视,他们比我们更客观,比80后更冷静更客观。但是他们对豪华品牌有更多知识了解。
2、对于大众品牌
他们追求的一定更真实,更能接触到过程,品牌要有共鸣,产品要有创新。
3、对于小品牌
他们可能需要小众、情怀、逗逼,不一定大牌,但是要与众不同。如果你是传统的行业今天想做一些改变,想覆盖更多的人群,你要有这个决心有更大的突破。
3年轻人愿意为什么买单?
第一类是时间。时间我们定义为更少的等待、更快产品更新、更实时的交互体验。新一代的90后,你不要装,他不能等。 80后为了看一个电视剧等到八点档,等了半天看一集,你说今天有新闻跳了,我还愿意再等一星期。但是今天我们通宵看30集,还可以看两遍,打游戏一样,回合式不行,你要慢慢及时的战略,时间对于90后来讲非常重要。产品更新要快,互动直播、弹幕,为了表达更快速,立马有反馈。
第二类是身份。身份是双刃剑,及需要身份认同也需要身份的区隔。身份的认同我打上标签的时候,你就知道我有什么品位,我代表二次元的什么东西。前提是你这个东西能不能让人信得过。身份区隔就是,你们如果谁都有的东西,我立马转身去找下一个不一样的东西。大家看看设计有多好的元素,新的方式组合,给大家很多的丰富东西。
第三类是趣味。行走的表情包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。
第四类是审美。住重要的是为了美。颜值档、追时尚,比美更美,永远没有最美。
4年轻人的娱乐喜好
看看年轻人喜好我们定义为三个方向来看快手怎么看被别人点赞:
二次元
明星
影视动漫
首先看看影视动漫、音乐游戏,年轻人永远的选择,电影电视仍然是90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兴趣爱好的来源,动漫、综艺。网络科技、文学。所以可以看到影视网剧网综异常的火爆,时间是有限的。一个人除了睡觉、吃饭之外,你看这个基本上会被分流。年轻人娱乐消费特点就是爱分享、爱互动、爱创作。前面几个都不难理解,点赞、评论、转发、发弹幕。最后是二次创作。二次创作就是他自己要做点什么东西,在我那个年代从来没有说二次创作,今天可以引导二次创作,这是非常好的,大家可以引导区做二次创作。
古装奇幻类和青春校园类的IP改变影视剧更受年轻人群的青睐,目前从数据看是这样的。今天我们网络可以跟电视相抗衡的。再看看他不喜欢看什么,其实宫斗类、都市爱情、悬疑谍战、罪案,八点档基本上都不喜欢看。
综艺节目年轻人更喜欢竞技、角色体验类节目,这里面结合了很多人气明星,所以追星也可能是他的因素。明星+经济看起来是效果比较好的保障,目前大家都这么去玩,谁也不敢单独拆开这些东西。刚才提到一个东西就是恋爱主题的节目,我们看两个节目《我们相爱吧》,一个是《爱情保卫战》。前面据我所知这是比较喜庆的东西,往好方向发展的。那个挽救很糟糕的事情做的,从消费者心态来讲大家对好的事情还是比较崇敬的,没有那么邪恶。
《奇葩说》的贡献度也很好。而《金星秀》在90后中就不怎么受欢迎,数据反映是现实的,我们需要解读它,这个数据不能完全解读原因。年轻人群爱看争议话题和大胆奇葩观点。所有赞助里面我们数据显示口播类是效果最好的,加一个背景板是锦上添花了。
明星大家都喜欢,年轻人更喜欢追星,追星分布,明星年龄层分布。追星也有心电图,今天我们看到平时大家很努力的,在周末的时候闲暇起来,我们看一些明星追星的东西,大家投广告和做很多赞助,时间点要错开。
年轻人群喜欢什么明星?TFBOYS这种,要抢着买,今天不分享很多怎么找明星赞助,用得好会抢着买,每个人有不同阵营,总体来看大部分明星自己偏90后的风格。
刚才提到喜欢什么样的明星?从数据来看基本上两类,一个是颜值,我把颜值细节给大家弄好了,旁边是人Tao设Lu,就是人物设定的意思。什么是好的明星?萌点怎么来?都是套路。
二次元,年轻人的专属标签。今天二次元成为主流标签,以前二次元是第二类的文化,今天变成主流文化,今天提到90后不会用二次元非常糟糕。二次元各有不同,左边是男人,右边是女人。
左边讲动画片,《一拳超人》有人看过吗?《死神》和《火影忍者》。而且现在有更多东西大家用这个做题材,《一拳超人》引进比较少的,尤其是《火影忍者》IP非常火了,《一拳超人》就是逻辑笨到不能再笨,一个主角永远是胜的。右边女生更复杂一些,就是各种美相关的东西。二次元里面大家选择,大家都回去细分,或者APP看到,有男性、女性喜欢的号,这两个交结特别少,男人和女人打得方式其实不同。
三次元和二次元的意义,90后觉得三次元很现实,微信是三次元的世界,属于近景社交。QQ像是二次元的东西,二次元对年轻人意味什么?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,他们的梦想。所以他们现在对现实各种梦想和崇敬全部放在那里面,我们所有品牌,很多时候是满足他们的内心,所以去了解二次元的世界非常重要。
从B站的热播榜来看,动漫正在从青少年亚文化逐渐成为年轻人群主流文化,90后不懂二次元,基本上效率大打折扣。这一排我完全没有看过,但是如果想了解90后,大家要做点功课,能不能理解再说,起码知道一些。
假期时间点特别好,不同时间点对于B站播放量有非常大的影响,影响意味着关注度,90后那个时间都在干这个,不要在那个时间干其他的事情,你的关注度效率会大大提升。
奇幻题材为主的动画片、游戏片,反过来讲它直接影响了我们今天的影视,因为很多从漫画改编的影视现在越来越多,各种各样的IP,目前看到90后对奇幻、热血、校园三类最爱,拿它改编的各种IP类的电视剧应该比较受到欢迎的。后面小众类的成功几率偏低。
5年轻人群媒介习惯
年轻人的媒介喜欢,他们喜欢APP,首先我们定义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,怎么理解?起早贪黑,起得比平均人早,睡得比平均人晚。90后其实应该挺能睡的,比我们能睡,每天睡五个小时,为什么?早上起来打打怪打打游戏,还有个人组个局,然后再去上学。今天上学这个事情比我上班还早,一定比别人起得早。因为移动端都是你起来之后,在你出门前那个时间,他们没有车,你坐公交的话有机会互动,但是你骑自行车不行,对于白领更不能,因为开车更不可能看,今天我们看到做微信公众号,我们发文章是大家上班的时间,那时候过了高峰,做地铁人信号非常差,不要发图文信息,发文字更容易传播。晚上时间是很好的时间,可以把流量定在那个时候,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。
很明显他们APP的使用率高很多,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比普通人的平均水平高30%,APP打开数量高27%,如果展开的话,我们其实看到APP的存活量、平均互动量都会高3倍不止,我手机APP可能有30个,常用的APP不超过10个,很多年轻人月度使用APP数量至少是50倍,这里面会有很大差距。
除了QQ,年轻人还爱在哪些APP出没?通过腾讯大数据和我们分析得来的。球球大作战有人玩过吗?王者荣耀有人玩过吗?阴阳师呢?阴阳师月收入过五个亿,这是他们常玩的。动漫有哗哩哗哩动漫。还有学习类的、直播类的。刚才提到比较多的快手这些,直播类具体还要细看。我们专门做过直播的分析报告,直播分类型的,你比如说分经济类、各种类型,如果你用错了平台效果很糟糕。
消费意愿这件事情,我们愿意为内容付费,其实他们愿意为线上方式而付费,水电房租煤,如果我用传统的方式做,他会笑话我的。他说这东西手机就能做,为什么还线下去做这件事情,这里面会有明显的区隔。他们线下消费能力也会很高。如果大家看到直播这件事情,直播这个平台直接带动消费的,但是所有直播当中有几类产生消费,一个最好是3C、美妆相关的,另外一千块钱一下更容易促进消费。周大福找柳岩做得直播,最后结果大概花了几十万,老板直接说这是非常失败的方案,一个都没有卖出去,因为首先它卖东西,七千多块钱的金饰,靠直播你再信任,不得掂掂重要吗?反过来一款口红卖成爆款。
简单总结一下,从媒介习惯来讲更多是原住民的状态,所以他们是忠诚的使用者。从喜好来讲二次元、影视娱乐、虚拟与现实的交织,以及明星的话他们更多是行动派。品牌消费更多接受时间、趣味、身份区隔或者是标签化,以及审美这件事情都会有差异化。
王总从90后洞察白皮书深度解读,从大数据方面还原了90后的行为,后面的动机及其体验。我们从90后自我的阐释,一直到大数据深度的解读,我们具体做营销怎么去做,还需要将数据和营销实践结合。
标签: #快手怎么看被别人点赞
评论列表